在我們生活的這個時代,一些看不見的力量在左右我們的人生旅程。人人都似乎在自由地選擇什麼、追求什麼,但同時又有擺脫不了的桎梏在圈套著你,使你追求不到或者別無選擇。你追求的東西越多,遇到的障礙就越大。而男人,總是不得不追求更多的成就,以證明自己是個男人。所以,做男人確實比做女人更難,壓力更大,因而生命也更加脆弱苦短。這不是女人的過錯,也不是男人心甘情願,而是社會的不公,是傳統性別文化造成的。


  在傳統性別文化觀念下,社會要求男人 ( 其實是男人要求男人 ) 已經夠多的了,而現代社會,女人似乎又加給男人另一類要求,即要他們溫存、體貼、關愛女友或妻子,操持家務照料孩子,否則就說他們不配做男人。於是男人就更感到活得費勁了。男人本不曾從父輩那裡學習過溫存、體貼,也無法像女人那樣在孕育新生命中去切身體驗創造生命的細膩,他又只好揣摸女人的喜好或效法媒介的示範去「扮演」某種角色了。近十年裡媒介中的新好男人形象多半是這樣:在女友或妻子生氣、抱怨或傷心時,男人便顯出一臉的無奈,或一昧地「投降」、哄騙、道歉,要麼一聲不吭,悄然走開。當我們觀察某些現代城市中的家庭時,發現「可愛」的模範丈夫多半得唯唯諾諾。然而,又常聽妻子們這樣抱怨:「我那口子真是窩囊廢,連抗爭都不會,跟這樣沒血沒肉沒骨頭的男人在一起怎能快樂和有激情呢?」於是,妻子就更不滿、更失望,「妻管嚴」症狀就越發升級。這種情況又常常驅使男人出去找個乖順的女人,看看自己到底還有沒有能讓女人滿意的本事。於是便出現了男人的種種風流故事。在妻子面前顯得窩囊的丈夫多半會去找一個不如妻子的「下等女人」鬼混,以找回自己的「英雄氣」,有的最終被妻子「驅逐出境」。


  有人做過 1000 例廣告的抽樣調查,發現男性總是充當著反面角色:在夫妻衝突或戀人衝突中,禍根多半在男人方面。在廣告形象中,女人是美麗的天使,男人多半是哈哈鏡中的動漫小丑;男女舌戰,男人總是甘拜下風;廣告中的受嘲弄者、受貶斥者、出氣筒等等,均是男性;那些罵人話、粗話、髒話、蠢話,黃緞子等等,總是出自男人之口;在娛樂節目中,發呆、發傻、發瘋,惹人忍俊不禁的也淨是些男人;「女裡女氣」、「匪裡匪氣」、「流裡流氣」之類的貶義詞也是送給男人的。許多文學作品,描寫女人聰明一世,糊塗一時,男人卻總做糊塗事;或者說女人愛得太多,男人不懂得愛。然而,即使到了男人公開被羞辱的地步,女人還在抱怨說男人像巨人般統治著這個世界。男人對此很感委屈。他們說,在這個世界上,男人最缺少安全感。至少女人還可以期待男人的保護,可是男人能期待誰呢?君不見,社會暴力受害者,絕大多數是男人;青年男子的自殺,成為男人主要的死因之一。男人,怎可能是世界的統治者呢?你看,女人受壓迫時可以奮起反抗,這使她們的生活還能有個目標;而男人受貶斥時卻只能內省、內疚,這使他們產生自我懷疑,甚至自毀。男人的這般「英雄氣概」,究竟會給男人本身、給女人和社會帶來什麼好處呢?


  歷史上,確有過男主女從的不平等秩序。那種秩序也並非都是出於男人的意願。因為昔日物質生產和人口再生產方式的原始狀態,迫使男人外出闖蕩天下,女人在家養育兒女。「男主外,女主內」,未嘗不是一種初級的平衡系統?女權主義的功勞是打碎了男女不平等的秩序,同時也打碎了既往的平衡。然而,新的平衡模式究竟如何建立?女權主義並未提供明確的答案。於是,直到如今男女兩性仍處在一種徘徊不定的,各自都尋找不到自己心安理得的位置。儘管對原始的不平等秩序來說,這種情況是一種進步,但社會長期處於不平衡、無秩序狀態,確實也是令人鬱悶的。


  現在應當是結束無序狀態的時候了。兩性合作代替兩性的權力競爭應是建立新時代兩性秩序的方向。從這個意義上說,女權主義的時代已經過去了。男人和女人共同求索人性解放的真理並付諸行動,才會有真正男女平等的現實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洋蔥頭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